本期节目《对话品牌》栏目组邀请到了北京京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安港参加栏目录制,分享其企业故事,树立品牌形象,提升品牌价值!

  节目嘉宾:许安港

  节目主持人:杨楠

  节目播出平台: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

  2014年8月开播的《对话品牌》栏目,节目以演播室访谈结合外景 VCR宣传片的方式呈现,以独特的视角和人物品牌对话交流,聆听品牌腾飞梦想,见证品牌成长传奇。借助平台强大的影响力来提升品牌和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,更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,感受品牌的力量,分享品牌的光芒,为中国品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
 

  法治,是现代文明的基石;公正,是社会和谐的保障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,律师不仅是法律的践行者,更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。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这位嘉宾,他曾以司法考试状元的优异成绩叩开法律的大门,更是积极投身法治进程的建设,参与编写的公安大学智库丛书《公安法治卷》,为无数公安学子点亮了智慧明灯。让我们欢迎北京京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安港做客演播室,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。

 

  【精彩内容】

  主持人:您是毕业于中国公安大学,另外在司法考试当中拿到了状元,非常不容易。那您当时是为什么选择一定要去从事律师呢?另外从学业到就业,您的心态上或者是感想上有没有一些变化?

  许安港:我为什么会当律师呢?这个也是跟我们学校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。我们学校的教育它是分为两块,一个就是理论学习,还有一个就是实践性的学习。那实践性的学习,我们公安大学基本上都会派公安大学的学生,然后去到各个公安部门去实习。那么我当年就去的是山东省的一个公安局。在实习的过程当中,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,就是有律师和没有律师,当事人交的材料,它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你比如说一个人被抓了以后,家属基本上都会想到第一反应就是把人从里面出来,保出来。那么让人从里面保出来,都会提交一些保出来的材料,就是我们俗称的取保候审的一些申请和取保候审的材料。那么没有律师的话,一般提交的材料都是什么呢?都是围绕说他的家庭情况以及他的个人情况。那也就是说相当于你的申请这些条件,其实在公安抓人之前,这些问题已经解决掉了。相当于医院已经有专业的体检报告,证明了这个人现在是符合收押条件的。那这种情况下,很多当事人提交的材料,其实对公安来讲,对举报来讲是没有什么作用的。如果有律师提交的材料,我发现往往都是围绕这个案件本身展开的,就是它更多的是围绕案件的核心展开的。所以这种情况下我就发现,其实这个当中,法律还有另外一个作用,就是可以作为一个律师,然后给当事人去维护他的公平和正义。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觉得,律师作用还是挺大的,所以我有了这个想法以后,我就回来。但是我毕竟是先前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公安教育,所以我就回来跟我老师交流这个事情。没想到我们老师比较开明,老师说这个事情,老师他很支持我,而且指出我们的一个不足。这样的情况下,只要说你出去以后是依法地去维护权利和我们公安的宗旨是一样的。因为我们公安的宗旨就是维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,你作为律师出去也是维护这个权利的,其实我们的宗旨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问题。所以有了老师的支持,再加上个人的一个热爱和个人的一个经历,我就选择做律师。其实做律师以后,倒是我觉得初心没有什么变化,但是的确有很多新的一些想法和感悟。最直接的一个感悟就是什么呢?就是公平是相对的,这个跟学校的理解是不一样的。

  主持人:那您主要是专注在什么样的一些法律的领域当中?另外其实从业很多年,您有没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件,在这里面您觉得主要需要律师什么样的一种专业的能力?您从中有什么样的一些让您觉得非常深刻的感想?

  许安港:从业这么多年,我主要做的是什么呢?其实做的比较杂,但是最专注的还是行政执法和刑事辩护。有一天我是在贵州出差,然后就接到了一个电话,一个朋友打过来的,他说他们农场里面有一个干活的人在哭。他说这个人之所以哭,是因为他的一个亲戚,是他一个叔叔,非常亲,对他非常好。他说第二天要开庭了,极有可能会判死刑,主要是什么呢?这个当中有冤情,他说他这个叔叔并没有真的去杀人,他说那天他都不在现场。他说但是现在,因为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,导致了他在里面承认了。代理的律师都说这个事情基本上是没什么希望了,认罪认罚的话可能会判个缓刑,就是死缓。然后我想了一下,我跟他的家属确认了一下。我说这个当中是不是真的有冤情?他们说真的是。所以这个案子我们就代理了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第一时间让家属给法院交了解除当前律师的授权告知书。同时委托把我们的授权交到法院了。我们当时接这个案子的时间是2021年,相当于案件发生已经19年了。其实很多证据,你再去找,其实很多东西都已经灭失了,那怎么办呢?最后我们没有办法,我们就把整个案子我们把它试验一遍。按照以前的交通方式,说白了就是走小路,超近道,用这种方式去试验。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你没办法出现在案发现场,所以我们就把这样一些事实,这样一些证据交给了办案单位。办案单位接收到这些证据以后,差不多开庭前后开了三四次,延续的时间差不多一年的时间。最后当地的检察院说实话还是不错,在面对这样的这样一些客观的事实和证据面前,最后把把这个案子都从法院撤诉了。那么人就从看守所放出来了。但是人从看守所放出来的时候已经多长时间了?时间从他逮捕开始,已经过去了984天。人出来以后,我们团队就给他申请了一个国家赔偿,就是俗称的刑事赔偿。给他一共赔偿了42万多,42.9万,然后精神抚慰金赔偿了2万块钱,那么这个案子就这么结束了。

  主持人:那您觉得在当前的这种法律的形势之下,您觉得律师行业它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是什么?就您个人而言,您觉得怎么样可以应对它?

  许安港:人民日益增长的这个需求它既有量的增加,同时也有质的增加。你比如说以前大家找律师,可能就是咨询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。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,比如说科技的发展,比如说有大量的法律软件的出现,可能大家需要问一个什么简单的法律问题。我不需要问律师,我直接在软件上一搜。这个法律软件给出的答案,可能比律师的还要全面,还要准确。那这种情况下,他对律师的质的要求,他就更高了。我们现在法律行业的现状是怎么样?能不能满足他这种量和质的要求呢?我觉得是满足不了的。就是表面上看是能满足,但是本质上是满足不了。就是有一个数据,我们2018年的时候,我们的律师才多少人呢?才42万人。那么到了2025年,今年我们司法部规划和预测的人数会达到多少呢?会75万律师。为什么这么庞大的律师他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?那是因为任何一个行业,特别是我们法律服务行业,也存在一个定律,叫二八定律。就相当于20%的律师他要干80%的案件,80%的案件可能,80%的人会去做市场上20%的案子。最终这个法律它的核心并不在于你懂得什么知识,而在于你的经验。但是经验这个东西它不是短时期之内,我可以提供得了的,它是需要时间,需要沉淀的。这就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。

  主持人:那您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律师,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?

  许安港:我觉得通过这么些年我的实践,我觉得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包容的心,为什么这么讲呢?就比如说,首先我们会遇到很多当事人,他们会提出很多要求,但这些要求可能是我们当前的司法实践满足不了。同时,我们在面对公检法在办案的时候你会发现,当你穷尽你的一切,你的权利,最终公检法还是不采纳你的观点,那你律师应该怎么办?同时还有就是很多律师对自己,一般律师对自己要求都是比较严谨的,压力特别大,那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办?我觉得其实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他一个包容的心。就是你要包容自己的不足,以及我们目前包容我们法制和我们当事人他面临的一些问题。

  主持人:作为律师而言,您觉得怎么样去更好的在日常的办案当中去实现个人的价值的发挥,以及推动整个社会的法治进步?

  许安港:那就是律师既是我们法治的一个生产者,同时他也是法治的一个受益人。唯一的一个矛盾点在哪呢?可能就是按照我们律师法的规定,其实我们律师是委托人的代言人。那么当委托人的个人利益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,律师该怎么办的问题。当你在守法的基础之上去维护了你当事人的利益,我们觉得就是维护了法治的一个价值。

  主持人:那从最开始的司考状元,到现在其实已经在带队了。

  许安港:对。

  主持人:那您觉得现在的这些年轻律师们,比如说您接触过的,您觉得他们有什么样的一些能力是您觉得需要尽快去补足的?

  许安港:我们律师这个行业,其实每个个人他都是一个行走的IP,每个个人其实单独就是一个品牌。比如说我要请,大家更多的是说我要请一个律师,但是很少有人会说我要请一个律所,就是我最终认定的还是这个人,那也就是这个人,他就是单独的一个IP,单独的一个品牌。那么你个人的这个品牌,个人的这个IP怎么把它打造好?我们经常说,如果说你做成什么样,其实不重要,你让别人知道你能做成什么样,以及你真正能做成什么样,还让大家知道,这个是更重要的。所以在当前这个自媒体这么发达的年代,你可以通过写文章,比如说拍视频,比如说写一些文字性的东西,以及你的一些判例,然后把它发到相关的平台上面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所以我觉得当前重要的,很多律师,年轻律师最需要的就是你要树立个人的品牌和个人的价值。

  主持人:那这是人的层面,我们再聊一聊行业的层面。您觉得在现在的这种整个的环境之下,您觉得律师行业它有什么样的一些仍然可以去发力的层级呢?

  许安港:其实我们当前社会治理模式,从律师的角度来讲,其实我觉得就是两方面,一个就是私权力,一个是公权力。企业它为了追求经济效益,会出现一些环境污染,比如说环境生态的问题。其实律师当中有一类诉讼就叫公益诉讼。公益诉讼其实就是针对于,你比如说某一个实体单位,然后它的行为影响了大部分人的一个利益。那其实律师在这当中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一个代理人。另外就是公权力,其实公权力,目前主要是,说白了就是法律的一个执行的问题。在目前主要是分为两块,就是行政执法和国家赔偿的问题。社会治理当中国家赔偿的问题,涉及到公权力我觉得是最后的一道防线。这个当中也是有一些误会,我们不能说,我感觉好像一提国家赔偿就是在跟国家作对,跟政府作对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恰恰就是你相信国家和政府,你才会去提这个赔偿。如果你都不相信它,你是不会提这个行政赔偿的。所以我觉得就是在信任法律和信任行政机关的基础之上,才会有这样一些事情。那么这一方面,其实我们整个社会,整个行业是特别欠缺这方面律师的。

  主持人:您觉得未来比如说五到十年这样的一个时间周期里面,您觉得律师在代理一些案件的过程当中,可能会面临什么样一些新的挑战?

  许安港:我觉得第一个,我们社会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,叫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,就是我们目前有很多真正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律师,他会抱怨我没有案子。而那些天天做广告的,就是我们说的网红化律师,他的案子接不完。但其实你会发现他天天在拍直播,他根本不做案子。那么他接了案子怎么办?他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把它分出去。这个就是我们将来五到十年会面临的一个情况。我们经常说,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就是这么多人进来了以后,这个行业的规范的问题,这是一个大的问题。就是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绝对会大量地出现。而且短时期之内,我觉得很难把它解决掉。第二个现象就是,随着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出现,会出现第二个现象,就是大量律师在代理案件当中,他除了以前他解释的法律,就是我们人大制定的,就是正规的法律。他还会出现另外一个现象,就是他要跟当事人的法律作斗争。什么叫当事人的法律呢?就是以前,当事人虽然了解法律的途径很少,但是他能了解的一般都是真的。比如说他看书看到的,或者是说看电视看到的。所以在未来五到十年,我们在律师案件代理当中和之前出现的一个不同情况就是,我们可能要跟当事人的法律作斗争。就是这样的,就是当事人他有自己的法律,这些法律可能是通过一些,不是一定是真实的。但是你作为律师,既然是当事人提出来了,你要跟他做好解释工作,做好一个沟通工作,这是未来五到十年会出现的律师代理当中的第二个问题。第三个问题就是五到十年我们会出现我们业务结构的一个变化。我们的业务结构,比如说特别是简单类的一些咨询案件会大量地减少,甚至我认为会断崖式下降。那么这种情况下,咨询业务会大量下降。与之相对的,相关比较复杂的诉讼案件,它可能会增多。第四类变化我觉得就是,我们的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会大量地增加。其实在前些年,特别是在2010年之前,基本上没有多少国家赔偿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。现在基本上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很多法院是大幅度增加的。这个就是基于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变化。所以我觉得五到十年,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案件绝对会大幅增加。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我们要采取的方案,比如说从律所的角度,业务结构也要进行调整。首先比如说我们律所,我们是咨询的业务全部都不要了。如果遇到了咨询怎么办?那么我们就是给大家提供法律帮助,类似于法律援助的,我们就给他进行法律解答。因为律师也有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。如果说遇到年纪大的或者怎么样,相当于我们就不收费,给大家解决一下这个问题,跟他解答一下。如果说你要委托,我们再签委托合同代理,这是业务结构的变化。第二个,律师个人,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你还想着像以前一样,只要有个律师证,简单回答一下问题,就能实现你的个人价值,可能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那就是你要有更多的经验,你要有比别人更好的一些解决方案才可以的。第三个是什么呢?就是我们要应对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这种形势,这个现象。

  法律的温度,藏在每一次为权利奔走的执着里;法治的进步,源于像许安港律师这样专业又有担当的法律人持续赋能。今天的交流,让我们看到了律师守护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。希望这份对法治的热忱与坚守,能激励更多人相信法律、维护法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