冉春艳国画牡丹:诗画交融,绽放国色天香
“何人不爱牡丹花,占断城中好物华”,牡丹作为国花,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,历来是诗画创作的经典题材。近日,国家一级美术师冉春艳的国画牡丹作品,以诗画交融之美,在艺术界引发关注,其作品不仅展现牡丹雍容风姿,更借古典诗词意境,传递深厚文化内涵,成为传统艺术创新表达的生动范例。
诗画同源,绘就国色风姿
冉春艳笔下的牡丹,布局精巧、错落有致,构图于繁复中见静谧,着色明妍却不流俗。画中牡丹或娇艳盛放,或含情待放,搭配紫藤、翠竹、玉兰等花草,与蝴蝶、孔雀、锦鸡等生灵呼应,既呈现春日生机,又丰富寓意——牡丹象征富贵吉祥,花鸟虫兽添灵动意趣,一幅画便是一段春日盛景的鲜活记录。
更独特的是“诗画互映”创作理念。她以李白“名花倾国两相欢”勾勒牡丹与君王赏玩的古典情境,借刘禹锡“惟有牡丹真国色”凸显花中魁首气质,让画作承载诗词意境,观画如读诗,品诗如赏画。这种融合,延续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传统艺术精神,使牡丹题材作品突破视觉欣赏,成为文化意境的载体。
艺术深耕,传承创新并行
冉春艳深耕艺术领域多年,身为国家艺术考级评审资格教师、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等,兼具创作与育人使命。她创办福合祥文化艺术工作室,任保定市凝香书画院院长,积极搭建艺术交流平台;连续担任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评委,以专业助力青少年艺术启蒙。
在创作上,她扎根传统,研习历代牡丹画技法,汲取沈周、徐渭等名家笔意,又融入现代审美,让古典题材焕发新活力。其作品不止于“形似”,更求“神传”,借牡丹传达对生命繁盛、生活美好的期许,契合当代人对文化底蕴与精神慰藉的需求。
文化共鸣,走向国际舞台
艺术无国界,冉春艳的牡丹国画已走出国门,在意大利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展出,以牡丹为媒,传递中国文化。海外观众赞其“色彩动人,意境悠远”,透过画作感受中国“国色”魅力与诗画交融的美学。这不仅是个人艺术的认可,更彰显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潜力——牡丹作为文化符号,能跨越语言,让世界领略中国艺术的深邃与浪漫。
从传统中走来,向创新处探索,冉春艳以牡丹国画诠释“传承与发展”的艺术路径。她用画笔延续诗画同源的文脉,以作品搭建文化交流桥梁,让国色牡丹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,也为传统艺术创作者提供“守正创新”的生动样本。期待她继续以笔为媒,绘就更多诗画交融的文化盛景,让中国艺术之美传得更远、更动人。
冉春艳,女,1969年9月出生,河北保定人。
国家一级美术师
国家艺术考级评审资格教师
中国老年书画研究院会员
中国国家美术院会员
人民书画院签约画家
河北省女画家会员
保定市凝香书画院院长
中国书画院副院长
福合祥文化艺术工作室创始人
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第26届、27届、28届、29届评委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