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好“减震器”“稳定器”!“十四五”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
“十四五” 期间,保险业作为经济 “减震器” 和社会 “稳定器” 的作用愈发凸显,风险保障能力与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。2024 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较 2020 年增长超 25%,2025 年 6 月末总资产较 2020 年末增长 68%,彰显行业强劲发展势头。
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,保险业惠及面不断扩大。2024 年人身险赔付 1.2 万亿元,较 2020 年增长 88.08%;财产险赔付 1.1 万亿元,增长 57.14%。武汉市民卢先生的孩子术后获赔 20.76 万元商业医疗险,正是保险护航民生的缩影。行业积极发展商业年金、长期护理保险,优化新业态和新市民保障,健全普惠体系。防灾减损领域,保险业高效应对重大灾害,2021 年河南强降雨赔付 116 亿元,2023 年京津冀强降雨赔付 126 亿元,2024 年湖北低温灾害等赔付 110 亿元。巨灾保险实现常见自然灾害全覆盖,保障金额翻倍,20 多个省份开展试点,2024 年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提供 22.36 万亿元保障。
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。农险 “扩面、增品、提标”,2021-2024 年保费从 976 亿元增至 1483.7 亿元,主粮保障水平提高,特色产品推广,数智化水平提升。如湖南油茶种植户借助天气指数保险应对低温损失。科技保险发力,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 4.2 万亿元保障,2024 年科技保险保障约 9 万亿元;环境污染责任险覆盖 31 个省区市及八大高危领域;出口信用保险 2020 年以来承保超 4.9 万亿美元。保险资金发挥长期优势,2020 年末至 2025 年一季度末,运用余额从 21.68 万亿元增至 34.93 万亿元,支持青岛胶州湾大桥等重大项目。
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。车险综合改革后,车均保费降至 2773 元,下降 21.2%,交强险保额提升至 20 万元,三责险平均保额达 252 万元。今年上线的 “车险好投保” 平台 6 个月服务超 88 万辆新能源车,保额 8889.5 亿元。此外,人身险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,推进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编制,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,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,推动行业规范化、特色化发展。
未来,保险业将继续发挥核心功能,提升保障与服务水平,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。
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 赵俊语